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

粵劇新秀演出系列之《一劍能消天下仇》之一

油麻地新秀演出系列演期三,我有機會第一次在總監李奇峰先生指導下以文武生行當擔演《一劍能消天下仇》的馬庸。

在此之前,曾受李老師指導以小生行當演過《春鶯盜御香》。他在演出前後,曾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:「選這類已近失傳,或已多年無人搬上舞台的劇本演出,一為讓觀眾看看這些久違的故事,二為讓我們新秀有一個自我研究劇本、塑造人物的機會。在不受大多數名劇有固定演繹程式,或人物定位的情況下,用自己多年的技藝,打造一個觀眾不太熟悉的人物,能讓觀眾留下印象,才見真本事。」李老師一番充滿期望的話,令我在這類戲的演出中更感戰戰兢兢,務求一絲不苟。因為演這類劇本,不會因為沒參考就多了排練機會,還是和其他演出一樣,圍讀、總排加響排,然後演出。所以演員必須唱、唸、打都要基本過關,在沒有多餘時間再去研究唱、唸、打的同時,還要抽出額外時間進一步去研究人物,在「做」(表演)這一功上多加努力,才能把一個陌生的人物,較好地呈現在觀眾眼前。

自接到《一劍能消天下仇》劇本開始,就先花了兩整天去讀透戲文。原來故事是說薛方城和馬茂陵原是漢國舊相識,馬茂陵不受漢主重用而奔蜀,薛方城卻犯死罪被押往京師問斬,途中二人相遇,薛方城把未離懷之遺孤(薛庸)托付茂陵。薛庸自此改名馬庸。茂陵取得蜀主信任,位高權重,本有一子馬源,二十年來總是偏愛親生,不但把馬庸心愛的女子清薇嫁予馬源,更逼馬庸迎娶公主以壯大家世。馬庸替蜀主攻打漢土,戰場上與幸蒙恩赦、重獲漢主重用的薛方城父子相認,馬庸決定棄蜀投漢,卻苦無取信漢主的憑據。薛方城囑馬庸手刃養父首級取信於漢主,最後馬庸在生恩養恩難割捨之下,薛方城自刎,臨終命馬庸用其頭顱去換蜀主信任,再取蜀主人頭投奔漢主。

這個戲是唐先生在1951年寫給由新馬師曾領班的大四喜劇團演出的作品。唐先生貫徹了他那個時候標榜奇情、熱鬧、恩義兩難全的橋段要素,寫出了上述的《一劍能消天下仇》。在看這個戲時,必須理解唐先生寫這個戲的時代背景。新中國於1949年成立後,正處於百廢待興的時刻,可是一場激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又告展開。這一戰,就由1950年打到1953年,當時香港有許多仗義商人及民間組織,以不同方式支援正在打仗的中國志願軍。而粵劇舞台亦出現了許多祈求休戰、渴望和平,以及確認自己身分定位的故事。

《一劍能消天下仇》故事中的蜀地原也屬於漢邦,但西漢末年積弱,蜀主稱王而不歸順朝廷,更趁機想吞併漢土。馬茂陵原是漢人,卻得到蜀主重用,於是聯同一雙兒子,設法消滅漢國。馬庸的親父薛方城卻由始至終都忠於漢邦,最後更以死激勵馬庸刺殺蜀主,以平息蜀漢戰爭。馬茂陵後來亦得悉自己多年來只是蜀主鷹犬,從未真正得到蜀主信任,因而決定與馬庸等回歸漢土。

唐先生刻意把故事的主人翁都安排作漢人,卻偏偏流落在蜀土(諧音:屬土),而漢軍竟在戰爭中節節受挫。馬庸面對生父的犧牲就義,為換取更大的和平,不惜手刃岳丈,也就是那個對自己曾有提攜之恩的蜀主,最後一干人等回到漢邦故土。這是一個充滿時代包袱的劇本,相信在那個年代,必定引起了巨大的共鳴。如今落在我輩身上,要如何去演繹故事中的人物,才能保留唐先生劇本的時代精神,同時又令現代觀眾能當作一個古代故事看待,投入在馬庸被冷待、被奪愛、被逼上戰場、無奈先借生父,後取岳丈首級的跌宕人生中,這便是我演繹馬庸的責任。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