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

浙江小百花學習之旅


與茅威濤團長留影


與魏春芳老師合照


羅家英先生專程前來探望及指導,照片轉載自香港八和會館油麻地戲院「粵劇新秀演出系列」網站


此團體合照轉載自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微信文章

蒙香港八和會館、汪明荃主席操持,我們十位八和新秀演員,有機會在2015年4月1日至7日期間,遠赴杭州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學習。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茅威濤團長是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,從第一次看她演出《西廂記》始,對她的身段及表演魅力,已十分傾慕,經常回看她的影碟。想不到,竟有機會到她領導的團體學習。有趣的是,常被人說像上海小生的我,這次可是第一次正式跟越劇老師學藝【註】呢!

我們4月1日清晨乘坐飛機,抵達杭州已近中午,劇團先安排我們下午前往參觀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專用戲服設計公司,得知現在中國的專業劇團,每次演出都會委託設計公司,按劇情的時代背景、故事主題等要求,以電腦設計劇中人物的專用服裝。然後從選料、染色、繡圖到合成,程序一絲不苟。所謂見微知著,僅戲服一項,已足見內地對戲曲藝術的重視。我們的學習從4月2日正式開始,而學習場地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排練場。早上是基本功和身段套路課,我學的是小生行當,基功課主要是加強我們的台步訓練,從起式、提腳、蹬靴、踩步幾個最基本的法則練起,然後講到眼神和氣質,這些雖是打從學戲已開始練的事,卻因為在舞台演戲時間長了,生出了許多小毛病,與規範的要求有了距離。而身段套路,學的是一套小生水袖扇功,配以古箏曲《雲水禪心》伴奏,令我那剛演完周瑜的躍動心情,頓時平靜下來,回到了江南才子的意識中。

茅團長新版《梁祝》〈回十八〉是小生這次學習的越劇片段。茅團長曾言,她為這段戲,花了好些時間,重溫崑劇所有扇功套路,再花一周時間在排練場配著音樂來設計,把扇功與舞蹈、甚至較大幅度的武功架式融合在一起,然後得出現在的演出版。對於粵劇演員,這樣的表演模式可謂絕少出現。而且學習時間不多,為爭取學好這段戲,我們都預先看了網上的片段,並預習了唱腔。在首兩天的下午,是由小百花第三代小生演員陳麗雅老師主教,就在剛把套路教完的4月3日下午,身在上海的羅家英老師專程來到杭州,觀察我們的學習情況,而茅威濤團長也到訪劇團,並提出看看我們的學習情況。面對眼前的兩位大師,我們幾個小生戰戰兢兢完成了一段七分鐘的演出,雖然明顯表露了初學的粗糙,但茅團長仍讚嘆我們有一定的基礎,方能在短時間學完這段表演套路,並當下拿起扇子,把其中我們沒有注意的情感表達、眼神過渡一一為我們示範,並叮囑我們在接下來浙江小百花第二代主要演員魏春芳老師教授時,要加強動作規範和情感表達。羅家英先生更嚴正指出,無論演文戲還是武戲,腰腿等基本功都不能忽視,否則一舉手、一投足,都會予人不專業的感覺,希望我們珍惜接下來的時間好好練習。

這次學習之旅,阮兆輝先生還代表八和會館專程赴杭,在4月4日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一同主持交流會。期間茅團長提到小百花經歷了三十年的改革與發展,把越劇的領域從農村走向世界,現在小百花越劇團既能繼承傳統,演出傳統名劇名段,在鄉村爭取觀眾群,亦不斷把舊戲翻新,從劇本意識、表演模式以及舞台製作各方面,令越劇的演繹更適合城巿人的需求。茅團長更力主創作富時代感的新劇,希望把越劇推向世界,讓不同國籍的人都能感受越劇的藝術。

交流會上,阮兆輝老師則明言粵劇是地方戲曲中最能容納外來事物的戲曲種類。從用西洋器樂伴奏,以流行曲填詞入樂,表演功架甚至鑼鼓點的運用,都足證粵劇的兼容並收。他寄語我輩要在粵劇演出的唱做唸打各方面先打穩基礎,然後旁通各戲曲的特色,不斷壯大粵劇的內容。重點是必須有穩固的基礎,方能融會貫通,正如茅團長在改革越劇之前,己是十分著名的越劇尹派紅伶,亦隨京崑老師從學多年,身上功架可謂文武兼備,讓她有非常堅厚的實力帶領越劇走向新的道路,而不失越劇的固有重心。

輝哥的話,令我想起了許多前輩名伶,他們為粵劇創造了輝煌的歷史,而我輩適值於各名伶前輩願意傾囊相授,社會有不同的演出平台,我們更應珍惜機會,豐富自己的粵劇技藝水平,以高質的演出,吸引觀眾回到粵劇舞台,讓香港粵劇藝術的延伸和發展,有更多的支持。


【註】我曾參與2014年茅威濤團長在香港主持的戲曲講座及半天越劇工作坊,算是非正式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