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

2017年12月15日首演《帝女花》



     《帝女花》,是本港著名編劇家唐滌生先生,按清代黃燮清《帝女花》崑劇曲本故事,新編為香港粵劇劇本,由任姐及仙姐領班的仙鳳鳴劇團創演,成為本港粵劇經典,堪稱為一齣史詩式的舞台巨著。第一次看《帝女花》,是八十年代,在筲箕灣戲棚,對劇中亡國之痛,亂世之情固然留下深刻印象,但最打動我心的,卻是男主角周世顯,在故事中義無反顧地為所愛獻出生命。國亡不復可救,亂世之情又豈能永久,唯在這可能的範圍內,用最純真的情,為所愛的人做一點事。這是周世顯的可愛之處,也是這個人物成為所有女性心中標準對象的原因。

     周世顯是個對國家一片赤誠,對所愛一往情深的世家子弟。<樹盟>面對公主厲語嚴詞的不亢不卑,贈詩定情的堅定;<香劫>中縱然無力,亦要護花的果敢;<乞屍>的痛苦瘋狂;<庵遇>從懷疑、試探、懇求到<相認>,必須表現不同的感情層次。到了<迎鳳>先以假面孔騙人,到忍淚相訴衷情,並以殉國之志得到了公主的信任,更予公主寫表的意志及勇氣,周世顯對愛情的奉獻到了這裏已是極致,手捧曲本,每至此場,總難忍熱淚。<上表>蠎袍的鑼邊花上場,功架控制實在不易。<香夭>既要表達殉國的從容,也有難掩的痛苦。過去總覺得自己無法演繹周世顯的深沉情緒,更無力帶領觀眾投入到周世顯的內心,唱白功力亦不足以應付周世顯這個人物,為此多年來一直不敢演出這個戲。


     適值唐滌生先生百年冥壽,《帝女花》創演六十周年。為向經典名著致敬,我終於鼓起勇氣,首次承演全劇。這次演出,蒙新劍郎先生(田哥)俯允擔任藝術總監,協助參訂劇本,統排全劇,務求在有限的演出時間內,盡量保留原劇本故事內容,希望讓未看過此劇的觀眾,能更完整地明白故事內容。

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

新編粵劇《撲朔迷離將相情》_2017(下)

2015年首演《撲朔迷離將相情》時,我擔演的是劇中的風流皇帝,這個角色非常有趣,對麗君是從臣子間的倚重,發展到情愫頓生。在金殿上威而不露,在遊上林時對麗君步步進逼,對皇后的責斥感到無奈,對太后要有孝道,是個可愛的人物,有許多發揮表演的地方。

這次演出,我獲派演劇中的皇甫少華,這是一個正直可敬的少年將軍,也是我新編此劇刻意著墨的人物。故事中皇甫家與孟家本為世交,少華與麗君青梅竹馬,自幼定下婚約,獲悉孟家招罪,少華假以追捕,實為救生,把麗君送到安全的地方,並設計阻截後來的追兵。兩小無猜,加上共患難之情,麗君心中早已非君不嫁。

少華並非救出麗君,便與之縱橫湖海,隱居桃園。他明白麗君的心意,是要找尋流落南羌的父親,並搜尋證據,為孟家翻冤案。為了心愛的人,少華請纓出戰,三年在外苦戰,每日以麗君自畫丹青以解相思之苦。他不知道麗君已中了狀元,三年內已位固丞相,並多番飛箋傳訊,助少華解困。少華對於這位未見過面的軍師丞相,心中十分敬佩,回京述職,不忘向皇上表明丞相之功。待等丞相到來,少華已覺面善。而為少華被逼婚一事,丞相一時情急,講出了「麗君定必將家返」,讓少華斷定眼前人與麗君必有牽連,於是詐病請丞相過府。

<丹青訴情>是麗君與少華兩人的主題曲,麗君羨慕丹青能朝夕相伴少華,自己卻因為家冤未雪,不能與少華相認。少華隱約猜到眼前人不肯相認的原因,是怕冤案未翻,奸黨會另有所圖,而麗君女扮男裝的欺君大罪亦不好開脫。相思之苦,戰役煎熬,少華可以忍耐。但三個月的限期一到,他就要被逼娶國師之女,這令少華如鍋上蟻,不能再等,他急於要與眼前人相認,急於訴說衷情,他怕麗君為了家仇,犧牲自己的婚姻。


他眼前的麗君,再不是過去處處倚賴自己的小女孩,而是位高權重,運籌帷幄的丞相,連自己都靠著丞相錦囊,才能戰勝南羌。少華雖不信麗君會忘情,卻也沒有把握麗君會盡力保護兩人的愛情。少華從麗君竟寧犯欺君之罪而入仕,就明白到在麗君心中,家族名譽,比個人婚姻重要得多。所以他害怕,他希望得到麗君愛情上的肯定及承諾。兩人就在這場戲中較勁,一個以情求相認,一個以理拒相認。清代張潮有言「情必近於癡而始真,才必兼乎趣而始化」,我喜歡少華的痴,痴得可愛,痴得令人心疼。希望我的演繹,能把自己戲文的文趣向觀眾展現。

新編粵劇《撲朔迷離將相情》_2017(上)

《孟麗君》的故事源自清代杭州女史陳瑞生的長篇彈詞《再生緣》,各地戲曲均有改編並廣受歡迎。香港粵劇亦有傳統劇本《孟麗君》,劇中的風流天子由文武生擔演,而其中太監偷宮鞋的古老排場,亦一直保留在戲中。傳統粵劇劇本,淡化了孟麗君與皇甫少華的愛情故事,以及孟麗君女扮男裝成為丞相的政治矛盾,反以突出喜劇的調笑、金殿的古老唱腔以及<遊上林>的劇趣為重。

我新編的粵劇《撲朔迷離將相情》,寫的是文武生皇甫少華這個將領,對孟麗君的一往情深。為救孟麗君不惜犯險欺君,為救出孟麗君的父親(孟士元),自願帶兵攻打南羌,寧為一死亦不願娶國師之女。孟麗君女扮男裝中舉入朝,亦為搜羅父親蒙冤的證據,由於麗君博學智勇,政績卓越,深得元帝信任,三年為相,與凱旋回京的少華金殿初會,令少華驚艷於殿上。這便是我在劇名中有「將相情」的原因。「撲朔迷離」既指孟麗君難辨雌雄,亦指故事中國師通敵賣國,國舅唯利是圖,促成孟家被判賣國的冤案,幸得左賢王護國忠直,協助麗君及少華脫困,故事撲朔迷離,卻最終得到化解。

《撲朔迷離將相情》保留了<探病><遊上林>兩場傳統故事情節,但我以全新的唱詞內容和曲式,以別於傳統本。而其他情節,我則參考了各地方劇種,以及野史雜論,撰寫成《撲朔迷離將相情》。

劇中除了皇甫少華、孟麗君及皇帝,另外有三個重要的角色,一個是正面人物左賢王(廖國森飾),一個是反面丑生人物梁國師(陳鴻進飾),另一個是小人物劉國舅(吳立熙飾)。因為人物的衝突,造成了金殿上的各種爭吵,令故事變得豐富多采。由紅伶前輩帶領我團一眾演員演出此劇,相信必予人嶄新感覺。